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教学督导工作计划
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是我院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促进教学督导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特制定本教学督导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中心,优化督导教师队伍,提高督导工作水平,理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针对课程教学特点,研究有效的监控方法和监督程序。结合各专业“三实”体系落实过程,重点抓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多侧面、多环节、多形式的督导,推动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促进我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充分发挥教学督导、教师和学生信息员的作用,通过日常教学检查、听课以及听取教师与学生信息反馈等多种途径客观真实的反映教学状况,畅通教学信息渠道,完善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督导并重,以导为主,督促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院教学工作评价以及学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不同类别的课程特点,关注合作性教学和自主学习方式的实施情况,探索相应的监控模式,全面提高督导效果。
3、督促原有优质课程保持其先进性,培育新的优质课程,鼓励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发挥优质课示范课堂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4、保证日常教学检查、听课、学生信息员三线畅通,配合学校的开学、期中、期末、节假日前后教学检查以及省市校督导抽查听课等专项检查工作,做好期末督导工作总结。
三、督导机构组织及分工
1、督导机构
主任:陈跃
成员:班石、徐彦波、谭书晴、解爱华、王亚莎、吴李艳
秘书:解爱华
2、督导分工
采用循环交叉督导模式,每位督导老师负责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督导工作,包括与学生信息员联系和听取反馈信息,可以采用随机抽查,听课、访课等方式进行。
具体分工如下:
陈 跃:统筹安排学院教学督导工作,负责校督导工作;
班 石:对学院各专业教学督导工作进行监控,并随即抽查考核;
吴李艳:负责环艺系的教学督导工作;
王亚莎:负责视传系的教学督导工作;
徐彦波:负责景观设计专业教学督导工作;
谭书晴:负责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督导工作;
解爱华:负责数字媒体系的教学督导工作;
解爱华:负责督导过程资料建设、学生信息员督导信息反馈、督导检查总结等工作。
四、工作任务
1、日常教学检查
(1)检查时间:在学期初、期中和期末固定时段进行检查,在平时进行不定时的随机抽查,做好日常检查记录,保证日常教学检查常态化。
(2)检查内容:
1)教室安排是否合理,教学设施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任意调整教学地点的现象;
2)教师是否按时到岗、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存在迟到、早退现象以及课堂授课或设计指导施行情况;检查是否有临时调换教师的现象,重点加强外聘教师的检查和督导工作;
3)学生出勤、课堂秩序(包括精神状态,是否打游戏、吃东西、玩手机等)以及设计类课程的指导和学习情况。
2、听(访)课以及参加课程作品展
根据课程特点,依据课程教学日历听(访)课并做好督导听课记录,参加课程作品展并对同类班级课程作出定性评价。
(1)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徇私情。
(2)听课方式
1)理论课
以听课为主,检查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并做好听课记录。
关心新开课教师、外聘教师以及新设置的课程的授课情况,帮助新教师尽快掌握教学规律;把握新课程的内容、与相关课程的协调,尽快提高新设置课程的教学质量。
2)实践类课程
以日常教学抽查、访课、参加作业展多种方式,考核教师的到岗情况、课程指导情况和课程指导效果,并认真填写日常教学检查表。
注意加强与推动实验课程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注重实验教学与相应理论课程教学的互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3)听课次数:每位督导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1次
(4)记录表上交与信息反馈
日常检查记录表每天上交,听课记录每月上交一次,由教学秘书收集整理,听课或访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直接反馈给教师,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和尊重教师工作的前提下引导教学和探讨教学模式。对于普遍性的信息及时通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收集教学信息并及时反馈
(1)加强学生信息员的管理,及时收集日常教学信息并及时反馈
(2)每学期组织1-2次学生座谈会。
4、东校区教学督导开展
采取直接督导和间接督导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生信息反馈,重点检查课程作业的效果
5、教学督导对教学工作的评价
依据学校文件和学院教学工作评价细则,明确教学督导的权重,独立、公正的做好督导部分的评价工作。
6、参与学院教学建设如示范课程推荐、评价等工作。
7、检查毕业设计上传资料和毕业设计开展情况。
8、加强集中实践课程的检查力度。
9、参与学院安排的其他与督导有关的工作。
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
2012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