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学督导组工作总结

发稿时间:2012-09-25浏览次数:1001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学督导组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的第二学期,文学与传播学院督导组仍由七人组成:周兴华(组长)、黄奇杰、阎怡男、姜宇清、范志强、王彩萍、吴敏娟。本学期督导组依据浙江万里学院督导工作条例,积极配合学校及二级学院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工作,如期初、期中、期末及节前节后的教学检查;重点专业检查及新专业检查;教学建设检查及毕业论文、试卷检查等等,本学期曾两次参与教学建设项目检查活动,发现优点,指出不足,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及相关教师反馈有关信息,起到了及时沟通信息,互相交流的作用。除常规性工作以外,主要做的工作有:
   一、积极配合学校及二级学院进行观摩课的推荐活动
   2011年12月,在收到学校“关于开展2012年研究性教学推进年活动的通知”[浙万院教〔2011〕34号]后,文化与传播学院立即召开了院务会,确定此项工作由郑健儿副院长主抓、督导组协助的工作思路,并根据观摩活动实施方案内容,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则。学院采用二级推荐制,首先由各专业在2012年1月初推荐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研究性教学改革课程共9门(要求新闻学实验园区推荐3门,其他专业至少1门)。而后,被推荐的课程分别完成研究型教学改革方案和组织形式设计,新学期学院领导和督导在随堂听课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促进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于2012年3月底选出了4门:余丹老师负责的《中国古代文学2》、李淑瑛老师负责的《中外新闻事业史》、戎彦老师负责的《广告案例分析》和黄永前老师负责的《电视节目采制》,加上孟铃老师负责的《广播节目采制》作为学校的示范课程直接进行观摩,这样我院共推出5门观摩课程。
   课程确立后,从第10周开始,督导们又协助院领导再次分别对被推荐的课程进行会诊式听课,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指导、建议(如对语言表达中的口头禅问题,大班课中的师生互动问题、讨论课对研讨内容与方式的必要介绍等等),而在说课环节则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促进课程整体设计的进一步完善。11-13周(2012年4月23日―5月11日),我院5门课程的观摩活动成功实施,并获得好评。
   二、在听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观摩课进行了认真的评价
   观摩课结束后,结合听课教师的观摩意见对五门课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具体评价如下:
孟玲老师主讲的《广播节目采制》课注重课程定位分析,教学目标明确(知识、能力、情感),基于业务流程构建教学内容,有利于知识的整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中,孟玲老师能够针对不同的内容,运用讲解、研讨和实验实训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体现了“合作研究式”教学改革的理念。孟玲老师讲课自然,条理清晰,师生互动环节收放自如,在让学生自述和互评广播节目版块设置、播音质量和背景效果等方面的基础上,老师针对不同质量的广播节目再进行指点,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作品予以优化,从而对知识和技能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一位老师在评语中写道:“课程设计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有利于知识优化、训练学生的行业认知能力。教师课上精讲合理,时间把握得当。学生评价环节,批评意见中肯合理,值得肯定。师生互动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在整个课堂中,教师起到了启发与主导的作用,学生是主角,表现突出,观点明确,思考深入,这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热情的教学组织方式值得推广。”当然也有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比如观摩课上学生个案介绍时间略长,说课重点需突出等。
   李淑瑛老师主讲的《中外新闻事业史》课程定位准确,教学目标切合实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与内容相辅相成。本次观摩的内容以黄色新闻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其表现方式及消极影响,通过案例,应用启发、合作等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定位、内容设计及方法应用相得益彰;学生研讨中充分体现了课下自学、团队合作过程,以及案例分析能力、研究深度及学习创新成果。课堂讨论形式生动,学生参与度高,发言积极,气氛热烈活泼。一位听课老师认为:“课程研讨目标明确,任务设置层次合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配合相应的评价指标,便于学生适时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问题情境创设定位于思想与理论指导,关注问题意识,历史思维能力。研讨主题设计结合新闻实际,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深刻领会。学生对主题把握较准确,学生提问发人深省,合作学习到位。”如果教师能在讲话中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口头语,在内容分析过程中做到言简意赅就更好了。
   余丹老师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2》是讲授式的大班课。基于合理教学目标的课程设计内容清晰,层次清楚。课程实际开展的各项活动真实、有实效,课程建设的基础非常扎实。观摩课主要以宋诗为内容,信息量大,讲解熟练,师生有一定的互动。课前有预习安排,课后有思考练习,课程整体安排合理完整,能够启迪学生思考,并获得精神享受。听课的老师对余丹老师评价很高,认为她“文学造诣深厚,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讲授过程思路清晰,课件制作精良,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课程设计缜密、契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分析精准,有明确的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参考资料、案例库、项目库、试题库等采集方式及高效率的使用体现充分。”如果能在课堂上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会更好。
   黄永前老师主讲的《电视新闻采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借助新闻短片制作过程,将理论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评价体现了全程性与多元化。观摩课程以“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分析”、“视频播放解说”为流程展开教学,重点突出,信息量适中。听课老师们认为,黄老师“教态比较自然,讲课较从容,教学内容较丰富,有吸引力,讲解条理较清晰。播放的视频能引起较大的共鸣”。“课程目标明确,教学方法改进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教学团队建设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课程内容设计紧贴现实,实际操作安排合事,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但希望其“语言更有演说的感觉”,增加师生的互动性,加快课程的节奏。
   戎彦老师主讲的《广告案例分析》以“体验―经验―理念”的教学思路来设计课程,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问题为核心,案例选择有针对性、新颖性,教学思路较清晰,课程方法与路径合理。而观摩研讨课首先是教师的项目概述,然后是各小组扭创意展示与阐释,说明其创意的价值点和问题点,其余小组质疑提问,教师引导启发,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快乐,一些融入生活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创意,赢得了笑声与掌声。听课老师认为,“教师基于案例导入课程的具体要求,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课下自主活动内容切实,其集体创意、创新与实际操作能力很好地在课堂上得以展现;通过本次研讨课,对广告营销传播的内涵有了更好的了解和理解”。也有老师提出了建议,希望教师课上对学生的思考环节更加重视,创意内容更加贴近课程性质,语言表达更加利索等等。
   综上,5门观摩课程都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也真正体现了学校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的宗旨,听课教师能发现并指出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肯定大有帮助,观摩课程组通过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建设与提升课程教学内涵与质量,真正实现了观摩课程组与听课教师之间的教学相长,实现教学在观摩中提升,课程在观摩中发展的目标。
   三、对我院的观摩课程的特色进行了提炼
   我院的五门观摩课共分三种类型,一种是重基础知识的史类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外新闻事业史),一种是重实践的技能性课程(如电视节目采制、广播节目采制),还有一类属于重综合能力训练的模块课程(广告案例分析)。这三类课程虽然有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之别,但从说课到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其特色比较明显。
   (一)课程目标层次化,目标内涵具体化
从课程的设计理念上看,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各门课程都非常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层次化,目标实现具体化。各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在表述上虽然比较接近,但每门课程目标的具体内涵却有各自的特点。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知识目标是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能力目标则涉及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分析研究、审美鉴赏、沟通合作竞争意识等诸方面,而在素质方面则强调人文情怀的培养;《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知识基础是新闻史料的搜集、掌握和理解,在能力方面重在培养历史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在素质方面则强调人文精神和对现实的关注精神;《广播新闻采制》则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面,强调理解广播媒体的传播规律,掌握广播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播新闻业务理论知识;而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方面,则重在培养广播新闻策划与组织能力,熟练运用专业音响采制设备完成广播新闻的采、编、制、播等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由此看来,各门课程都在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及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
    课程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内容的设计,这是目标具体化的实现方式。在这方面各门课程都有突出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史》通过对宋诗的知识性讲解,引导学生去体会古人心境与古人的追求,增强对人的进一步理解,显示了教师对学生在方法上的引导;《中外新闻事业史》通过学生的合作研讨理清有关“黄色新闻”的知识点,并根据寻找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展现强化分析能力的训练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广告案例分析》则把体验、经验带入课程,并将此作为理论提升的切入点,让学生不仅能动手,而且在动手中思考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在体验与经验中巩固知识学习做人。这些理解与涉及突出显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理论讲授专题化,研究探讨问题化,合作学习项目化
    教学方法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内容的变革。文化与传播学院的五门课程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了这样的基本特色,即:理论讲授专题化(如《中国古代文学史》分18个专题,《中国新闻事业史》4个专题,《广告案例分析》3个专题,《广播新闻采制》4个专题,《电视新闻采制》8个专题);研究探讨问题化(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新闻事业史》针对各个专题进行情境创设,对史类课程涉及的现象、人物、案例等分别提出问题展开研讨。每一次的研讨内容在深究中培养分析能力,而多次的深究与分析又形成了对史类研究的整体把握,从而培养出历史意识与历史思维);合作学习项目化(如《广播新闻采制》进行的是基于业务流程的实战训练,因此便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中国古代文学》则根据自身的特点将课程与素质拓展项目结合起来开展古诗吟诵活动,在读的过程中体味文学之美与文学内涵;《广告案例分析》则结合近年的广告案例展开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锻炼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这些具体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以具体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课程目标的实现。
    理论讲授专题化,研究探讨问题化,合作学习项目化实际上是为不同类型的课程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型。各类课程内容的专题设置可以更方便地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与应用性训练;问题的研究探讨可以帮助学生把若干个点连成一条线,从而实现知识的整合,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而合作学习的项目化又是在沟通交流合作中锻炼学习的综合素质,并在体验中懂得如何做人。这三个方面虽然有时未必尽用于一门课中,但其操作性显而易见。
    (三)教师指导可操作化,研讨流程程序化,评价标准明晰化
    研究性学习首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文化与传播学院的五门观摩课充分显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他们的专业性指导所形成的规范性模式,已经形成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法。通常大班授课是对重点难点的阐述及对方法的提示,小班研讨则进入对方法的体验之中,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过程虽然并非一蹴而就,但在反复的训练中便逐步接近知识内化的目标。
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与流程上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基本的研讨任务与过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二是思路上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思维的顺序与逻辑,明确基本的操作原则,知道“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第二个方面的指导尤其重要。比如《广播新闻节目采制》在下达研讨任务时,会提示一个思考和汇报的步骤:首先明确“是什么”――节目的名称、节目的定位、节目的特色;其次是搞清“为什么”――灵感的来源、思路的调整;“怎么做”――制作过程的难点及自我评价。《中外新闻事业史》则在确立了研讨目标与研讨主题、研讨范围之后,提示研讨方法:搜集分析新闻史料、选取典型案例、剖析现象及发现问题,流程与思路上的提示使学生的研讨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而在这个基本框架下又因具体内容的自由性而能够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参与各有特点的任务时,讨论、体验、思考、创造,在“结果很重要,过程更精彩”的实践中,享受成就感与愉快感。
    研讨标准的设计对学生明了合格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中外新闻事业史》将资料主题、资料来源、资料归类、资料分析作为搜集资料的观测点;《广播新闻节目采制》将定位的内容要素与形式要素细化为新闻性、编排、语言表达、音量音质,并将此作为师生点评的标准。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促进了理性思维的训练。问题意识会由此得到锻炼,学生也对“为什么学”和“怎么学”有了更为切实的感悟。
总之,文化与传播学院的观摩课从说课中体现的教学思考到教学示范过程中展示的教学设计,都很好的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同时又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出了与各门课程特点相关的独特风格,真正体现了“教学有法,法无定法”的基本规律。这些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点拨、激励,它一方面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则使他们在课下自主学习,互相激发,锻炼在合作、沟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能力成长的全过程中,向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迈进。
   四、针对观摩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一,应该对不同类型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总结。研究性教学已经全面铺开,并且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及不同程度的理性思考。但仅局限于某一门课程,显然还难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与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因此以课程类型(如基础理论类、应用理论类、史类、实践技能类等)为核心进行研究性教学探讨当是深化教学研究的一个必要角度。不同专业同类性质的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上进行互相交流,当能使研究性教学的探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也能使已有的成果进一步系统化。
   其二,应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方法性指导。在观摩课上,教师对方法的强调并未达到自觉状态,因此往往就事论事,缺少方法的指导与理性的提升。显然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每门课程的“法”到底是什么,怎样把这个“法”传授给学生并让他们学会使用,这就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李开复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到的东西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到的具体的知识,而是学习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显然离不开方法的指导,而这是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应该得到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
其三,应该对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手段进行进一步探讨。以往教学改革研究的重心放在教师这一方,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到评价方式都有不同的设计,但对如何调动三本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讨得不够。教学本是双方活动,如果仅注意其中的一方而忽略了另一方,教学效果显然要受到一定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如何检验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内容。
有关观摩课的过程材料,在郑老师的倡议和徐科技老师的帮助下,已集成汇编以资存档。
   五、召开了教师、学生及督导座谈会,全面了解师生对教学状况的意见
   2012年4月13日,由副院长郑健儿与督导组长周兴华主持召开了学生信息员座谈会,学生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基本满意,认为老师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认真负责,指导到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特别提到的老师有:程艳林老师的数字出版课形式多样,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隗静秋老师的印刷流程课的实地考察方式让学生印象深刻;范志强老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余丹老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张实龙的古代汉语课都以丰富的知识与调动技巧令学生难以忘怀。
学生也提出一些问题,希望有所释疑或有所改进。如园区讨论课程比较集中的问题,合作性教学平台的故障问题,新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以及教学设备上的一些问题等等。郑健儿副院长及督导组针对上述问题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对他们提出的中肯意见表示肯定,同时也交换了一些看法。郑院长建议学生一旦有问题可以和老师及时沟通,这样会使问题得到尽快解决。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巩固知识的困惑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2011年4月17日,文化与传播学院督导组召开了教师与督导座谈会,座谈会共有十三名老师参加,覆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段的老师。座谈会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问题,其中有对学校层面的建议,也有对二级学院层面的看法。对学校层面的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条件方面,老师们普遍感觉到教室的电脑太差,有些软件无法使用,影响了课程的进行。二是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应该摆好常规与创新的关系,总是强调创新无法保持教学的稳定性,应该重视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不应该只注重变花样。现在强调的教学改革很少考虑教师的未来发展,经费核算限制教师的数量,课程团队又要求教师必须达到一定的人数,结果常常身兼数职,很难在特定领域中达到专深的水平。学校是要以师立校的,这不是一句口号,应该落到实处。三是学校的公选课设置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引导,现在公选课开出与否,决定权基本都在学生那里,结果导致娱乐休闲图像类的课程比例太大,而有一定深度的课程受到挤压,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已对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的目的有所偏离。应该设置一定的应选课与任选课并列。
   对学院层面的一些看法,一是希望在课时奖励的分配上有所调整,二是希望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状况。老师们普遍感觉现在学生的学习风气不够好,人在心不在。学生的学风对教师的教风影响很大,希望学院能够在这方面想出一些办法促进学生的学风改善。同时也希望学院能够把握好教师发展与学院发展的关系,在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督导组就上述的意见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管理。为了改善目前的学习风气,任课老师应与学生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寻求最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办法。另外,希望教师们针对自主学习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讨论,集思广议,以真正实现教学改革所在达到的目标。今年督导组申报了一项宁波市的督导研究课题,以更深入地探讨相关的问题。
   六、常规性听课与活动性听课相结合,全面了解学校及二级学院的教学情况。
   本学期的听课的方式是督导组整体全面铺开,成员各有侧重。学期初就制订了每个督导的听课任务表,根据督导本人的专业特长负责相关的课程及专业。本学期全体督导共听课125节,其中周兴华:28节;阎怡男:27节;黄奇杰:23节;姜宇清:15节;吴敏娟:15节;范志强:11节;王彩萍:12节。
 
   建议下学期搞一次研究性学习教学论文的交流活动,以利于更系统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这样既有针对性,又能显现出普遍意义。
 
                                       文化与传播学院督导组
                                              2012-06-12